作为中国博士生代表团30名成员之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今年6月27日至7月2日在德国林岛举行的第60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会后还参观了德国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这次活动由中德科学促进中心(简称中德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组织,得到了中德中心、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的资助。这是一次极其难忘的经历,我们无论是在参会还是学术访问时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收获颇丰。
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始于1951年,每年6月底到7月初在德国南部小城林岛举行。会议邀请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学者交流,大会的目的是“educate, inspire, connect”。会议每年轮流以某学科作为主题,今年恰逢60周年,继2000,2005年后第三次以交叉学科为主题,会议也前所未有地邀请了多达59位诺奖得主。此外还有世界各地超过650名年轻学者参会,这些人以博士生为主,也有本科生、博士后等。中国是连续第7次派出博士生代表团,包括14名生物和医学领域、8名物理领域、8名化学领域的学生,这种组合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跨学科交流机会。
由中德中心德方主任Armin Krawisch、常务副主任赵妙根老师、中方常务副主任陈乐生老师带队,我们于6月26日飞赴慕尼黑,并在当地时间晚上10点多乘汽车到达林岛。虽然很累,但我们仍迫不及待地走出旅馆感受这里的氛围。林岛最精华处正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位于博登湖上、与大陆依靠公路和铁路连接的小岛,它在二战中幸免于难,很多上百年历史的建筑得以保留。站在通向外界的大桥上,湖对岸奥地利的山上灯光点点,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在三国交界的湖水中洒下细碎的金光。在小岛入口处,是参会诺奖得主们的巨幅图像,每年一届的大会已经成为小岛居民们生活的一部分。路上不时看到貌似同样来参会的学生,提醒我们这个安静的小镇很快会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非凡。
次日清晨才清楚地看到我们入住的Hotel Seerose外还真是花团锦簇,蔷薇从墙上伸到马路边很夸张地盛开,马路对面就是会议的主会场Inselhalle,听说非欧盟成员国学生待遇普遍很好,而很多欧洲学生都被安排在岛外住宿,一早一晚还要坐公交车。很快我们受到的优待就更明显了:中午与印度学生代表团一起与DFG主席Kleiner教授共进午餐,看来德方对中印等国培养的潜在的科研主力军很重视。共进午餐的还有因对细菌视紫红质晶体结构研究获得1988年化学奖的Hartmut Michel教授、Johann Deisenhofer教授,以及因表面化学领域研究获2007年化学奖的Gerhard Ertl教授。我请教了Deisenhofer教授一个有关结构生物学的问题,他起身并很和蔼地回答我,并告诉我第二天他会做一个报告。在我们交谈时,他的夫人就在一旁一直看着我们微笑。当看到窗外街头艺人怪异的动作时,Deisenhofer教授也爽朗地笑起来。第一次与诺奖大师的交谈就这样非常轻松地实现了。
午饭后匆匆赶往Inselhalle参加开幕式,无奈还是有点晚,坐在倒数第二排,也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会议是多么的国际化。不同肤色、不同穿着的人齐聚一堂,可以想象这种环境下的交流多么让人期待。这场interdisciplinary 的会议在这种international的氛围下无疑会起到educate, inspire, connect的作用。而且,而且,还有正在举行的世界杯把大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连主持人也于开幕式结束时通报了德国与英格兰的最新战况。那个傍晚,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德国球迷的狂热,就像这里北纬50度的太阳,迟迟不肯退却。
上午的报告中,生命科学类的比重显然最大,因为几乎所有化学奖得主都会以生命科学为报告主题;物理学家的报告主要分两类:关于激光、超导、巨磁阻效应等应用性强的研究,以及关于宇宙起源、粒子物理等的理论研究。大师们深入浅出的介绍让我这个生物学背景的学生也能明白一点关于大统一理论、暗物质的介绍,我想物理、化学背景的学生肯定也了解到不少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这场交叉学科为主题的大会确实对我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组里很多生物背景的学生在后来近十天的参观访问途中都不断询问物理背景的同学有关大爆炸、宇宙射线、相对论等问题,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物理、化学背景的同学也询问了我们很多有关生物的问题。关于化学奖多次颁发给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我请问了1987年化学奖得主Jean-Marie Lehn教授(上午的报告中只有他的是纯化学的)的看法,他认为这很好,因为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加入生物领域,能为生命科学发展提供新思维新方法。1973年物理奖得主Ivar Giaever显然对生物学有浓厚兴趣,在关于化学和物理对生物医学的影响的讨论中,他提到生物学领域有很多待解决的大问题(2008年化学奖得主Roger Tsien用力点头以示同意),而作为物理学家进军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步就是和生物学家吃饭。
大师们精彩的报告处处展现着他们对科学的执著与热爱。Roger Tsien的演讲极富激情,他表示色彩就是吸引他研究荧光蛋白的原因之一。2007年医学与生理学奖得主Oliver Smithies是个很可爱的老头,他多次强调自己在“星期六早晨”游戏似的却是创造性的发现,并且表示他从来没有“努力工作”而是“努力玩”。他报告的幻灯片几乎全部是自己几十年来的实验记录,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最真实反映大师成长的历程。在报告的最后,他打出了“下一页实验记录是什么”,紧接着是“噢,我自己也不知道”。大家在笑后也深深体会到对科学的执著、热爱、永远保持好奇心的追求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仅仅好奇是不够的,成功永远离不开勤奋。Oliver Smithies的体会是周末也要多少保持实验进度,否则周五把实验暂停、周一再重新开工,实际上只剩三天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了。令我们倍感惊讶的是2008年医学与生理学奖得主Fran?oise Barré-Sinoussi提到她在婚礼当天仍在实验室工作。也许对于女性,获得同等的成功需要付出更多。1995年医学与生理学奖得主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就劝致力于科研的女性不能被琐碎的家务束缚了手脚,最好能雇人做那些事。不过,科研的乐趣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化学奖获得者Ada Yonath充满感情地劝所有的年轻女性投身科研,因为那“太有趣了”。
有趣的事也绝不仅限于自己的研究。有的报告是与环境、能源等热点问题相关的。Fran?oise Barré-Sinoussi讲到她非常享受因研究工作的需要与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打交道。1998年因密度泛函理论获得化学奖的Walter Kohn已经87岁高龄,他斜靠在椅子上,缓慢地讲解他如何利用数学和光学知识帮助老年人克服阅读障碍。很多时候能感受到诺奖得主对艺术的热爱。2007年物理奖得主Peter A. Grünberg亲身演奏吉他,给大家讲解音乐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周三晚上的音乐会,我有幸坐在诺奖得主们身后,有位大师随着音乐摇头晃脑,陶醉得不行。锻炼身体也不能少。1988年化学奖得主Robert Huber骑着自行车手拿地图找报告地点,我问他自行车是从哪里租的,结果居然是他总是随身带着自行车。
诺奖得主们的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也是处处体现。Ada Yonath在报告的最后给出了一张自己肖像的漫画,爆炸式的头发酷似核糖体结构。在去Mainau岛的路上,我碰到了1999年物理学奖得主Martinus Veltman。他主动问起了我的工作,并直言自己不懂生物。当我告诉他我研究蛋白质时,他揪起自己的皮肤和胡子问我“这些是不是蛋白质”。在周五会议结束、诺奖得主离开游船和学生们告别时,所有在场的诺奖得主都使劲挥手,久久不离,有的还和大家飞吻。
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个人人都平等地参与表演的舞台。学生们有很多机会向诺奖得主请教,问题也不仅限于学术。每个下午的讨论大家都很积极,听众也不仅仅是学生,我不只一次看到Roger Tsien也在听众席中坐着。会议于周一晚安排了与大师们共进晚餐,之后是舞会,男女搭配,所有在场人员都有同等机会。周五游览Mainau岛来回的船上更是有好几个小时让我们尽情交流。另一个让人很享受的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吃饭、听报告、散步等各个场合都可以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学生,大家可以就各种话题展开讨论。我就曾经问了一个泰国学生关于他的宗教信仰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一次吃饭时我和来自匈牙利的一个学生在聊各自国家的语言,这时来了一位巴基斯坦学生,我们对他古怪的姓名很感兴趣。他给我们解释时提到了自己是个诗人,没想到那位匈牙利学生也热爱诗歌,于是两人开始背诵并翻译本国的诗歌,巴基斯坦学生甚至拿出自己的作品朗诵给大家听。这种交流很有意思,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其他人的科研工作,还能体会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对人们的影响,分享大家多方面的兴趣。
在不舍中结束了六天的会议后,我们立即踏上参观访问的旅程。八天的时间,我们走访了慕尼黑、德累斯顿、柏林、明斯特、波恩、科隆、法兰克福等城市,参观了若干大学和研究所。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参观与本领域相关的机构,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的接待。
短短几天走过了大半个德国,确实非常累,但是当地人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们旅途的劳累。很多地方都有系主任专门与我们见面,中国留学生也特意来和我们交流。在德累斯顿,由于晚到错过了导游带领下对城市的参观,有教授特意临时为我们做向导。看得出德方为我们的访问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我想这一方面是中国学生在海外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德国很希望我们能与他们合作,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作为中国人有更骄傲的资本,第三是德国能对国际科技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确实了不起。
将我所看到的实验室设备和国内相比,我觉得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的硬件设备已经很好了,就等着大家有好的想法和努力工作了。我想以后如果出国更多应该是学习别人的“软件”即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回国后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理应做出比国外还要好的成果。
另外的感触来自学术外。短短两周,德国为我们呈现了其最生动的一面。掩映在森林中如梦如幻的新天鹅堡,突兀地处于德国南部乡村中洛可可风格的Wieskirche教堂,天上地下海里无所不包的慕尼黑科技博物馆,陈列着德拉克洛瓦、莫奈、梵高、毕加索等大师作品的艺术博物馆,守候在闹市中的贝多芬和歌德故居,向我们讲述着这个国家乃至欧洲的文化与科学;德累斯顿二战炸毁后原样重建的老城、柏林墙遗址、修建近千年的科隆大教堂、慕尼黑宝马大厦,历史与现世的光影在我们面前摇曳;巴伐利亚舞蹈掺着香甜的啤酒,烤得金黄的猪肘外加德国酸菜,从林岛到慕尼黑到柏林丝毫不减的德国球迷的热情,全方位释放着这个民族鲜活的气息;一个陌生人的问候,一个不用交押金的自行车租赁店,一群市区内的野兔,一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野天鹅,不时让我感受到惬意和温馨。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非常感谢赵妙根老师和陈乐生老师,整个旅途中把我们当孩子一样呵护,从各个方面给我们教育,从文化到艺术,从礼仪到爱国情操。感谢Armin一路上和我们聊天,介绍德国。感谢同行的研究生院朱相彬老师。尤其感谢一路同行的29位同学,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博士生,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
再美的梦也有醒的时候,但新的一天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为澳门赌场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生物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