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副刊专题 > 《科苑艺术》第二期 > 创作园地
在中关村诗社作诗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23 【字号: 小  中  大   

    我自幼喜欢唐诗宋词,偶尔也写过一些诗,但不会协调平仄。2007年,我参加了中关村诗社,使我对诗歌的爱好有了提升的机会。

诗社每月有一次活动。主要是交流大家创作的诗歌,还让老诗友畅谈古诗词鉴赏的体会。诗社每两个月出一期活页《中关村诗苑诗词选》。内容除了评介一位科学家或名人的诗作,也刊登诗友创作的诗词。通过这些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表达心声,施展才华的舞台。

俗话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由于诗友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有共同的语言。每次聚会,人们在交流诗歌和切磋技艺中畅所欲言。交流互动,兴味盎然吟诗句,你方唱罢我登场,别有一番兴味在心头。诗友们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有些诗友以纯清的意境,写出语言精练结构严谨的格律诗。它的内容精短,讲究平仄,抑扬起伏,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有的诗友擅长写现代自由体新诗。当我听了这种新鲜活泼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诵时,犹如一股春风拂面而来,精神为之一振。觉得这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通过诗歌的交流,使我受到启发,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创作诗歌的积极性。但当我一提起笔来构思时,就遇到与期望值相左的尴尬。不论我自以为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还是对写诗有浓厚的兴趣,但照样是力不从心,困难重重。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就像是在崎岖小路上艰难的跋涉,总要多费几番周折才能有所前进。这当中既有惨淡经营冥思苦想的艰辛,也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喜悦。有一次,我乘车去某地参观游览。在汽车来回两小时的行驶途中,我在坐位上全神贯注地往小本子上写诗。既不顾汽车轰鸣、车厢颠簸,也顾不上欣赏车窗外目不暇接的自然风光。我打开想象的闸门,让神思漫游天际,用心捕捉思维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直抒胸臆,诉诸笔端。尽管双手哆哆嗦嗦发抖,字体歪歪扭扭如鸡爪横斜,似笔走龙蛇,我也全然不顾。不要人夸字体棒,只求达意表华章。回来时,我也记不清参观了哪些景点,都有哪些内容。使我欣慰的是,完成了《欢歌笑语奏凯旋》一诗的创作。我的心情十分高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也感到生活的充实。

记得2008年2月诗社通知,要举办“迎奥运诗歌朗诵会”,并且电视台要来采访录像。要求每位诗友准备1~2首诗参加朗诵。从通知的内容看,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活动,意义重大,不可等闲视之。为此,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撰写了自由体诗《当五环旗从这里升起》。在最后一周,我一面修改,一面在家用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演练朗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老伴帮助我纠正不规范的发音,像个导演,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让我“过电影”。有时,她接过稿子,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在关键之处还加上表演动作。我既感到惊喜,又像个小学生一样,跟着学,跟着念:“放飞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成就百年梦想和期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以雄健的姿态向我们走来!”

3月6日,“中关村诗社迎奥运诗歌朗诵会”如期举行。诗友们面对摄像机镜头和众多观众,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一首首歌颂祖国、歌颂中华民族和奥运精神的诗歌。这次诗歌朗诵会,像一曲久久回荡的交响乐,催人奋进,令人回味无穷,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刘子英)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