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的干旱地带,尤其是沙漠及其毗邻地区,常发生沙尘天气,严重的就是沙尘暴。这种自然现象自古而然,是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然。全世界只有欧洲未报道过发生沙尘暴,因为欧洲全部不怎么干旱,植被也好。亚洲、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都有沙尘暴,有时非常严重,有时又轻一些,这和气候的长期且较有规律的和短期且比较无规律的变化有关,前者的时间尺度在千年至百万年以上,后者包括世纪际、年代际以及年际。
沙尘天气(尤其沙尘暴,后文简称沙尘暴),对人类影响既有利也有害。就其很长时期的累积效应等来说,是它造就了中国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沧海桑田,滋养鱼虾,造就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条件,如此等等。对此刘东生院士论之甚详,已成科学定论了,这里不必多说。而就与其相关的短期的天气和气候来说,则常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古往今来,人们都要想法监测和预测它,还要采取适当的防治它的措施,以避免或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我国是受沙尘暴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加强了对沙尘暴问题的科学研究,已建成了以中国气象局卫星遥感为主、地基特种站网为辅的业务化沙尘暴监测系统,其中还包括发展了相应的沙尘暴识别和地表及沙尘特性的反演方法和技术;开发和发展了大气边界层特种观测的技术和装备;以及可用遥感资料及时更新的动态地理信息系统。与监测系统相匹配,在澳门赌场配合下,在深入研究了风沙动力学、沙尘暴天气系统动力学、沙尘暴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沙尘暴与气候距平形势的关系基础上,建成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业务化预测预警系统。其中沙尘的动力统计理论和阵风起沙机制为我国所特创,跨季度气候预测以及用之于沙尘天气趋势预测亦为我国首创。自从这个监测预测预警系统运行以来,影响我国的沙尘暴事件无一遗漏地被监测到,且向有关部门或人民群众通报或公报;数值预告效果较好,气候趋势预测在业务应用中也很有参考价值。此外,还建立了初级的灾情评估系统,与监测系统联合使用,而灾害评估理论则有待于今后验证和改进。
沙尘暴是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伴随着大风(尤其是阵风)、低能见度(甚至小于百米)、大气污染(尤其是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及附着其上的化合物和微生物)以及流沙尘土覆盖和掩埋等等,影响交通、建筑、农业、林业、牧业、公共设施和社会活动以及人的健康和生活,我国有关部门也各设有监测和预测系统,并有许多研究。例如国家环保总局的监测网及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预告。如能将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各部门的监测进行联合使用,将更能发挥防灾减灾的效果。
人类活动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都比自然本来的规模要小)使灾害加强(例如在较大地区破坏植被)或减轻(例如改善植被覆盖)。我国已很重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今后还要加强研究和合理实践。至于沙尘的洲际传播及对全球范围的气候环境效应,则因目前资料不足,机理复杂未明,国际上目前的一些研究结果只能算作猜测粗估,不是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