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研人员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立项上进行'创新’,在申请书中凝练了很多'创新性的科学思想’,编制了很多漂亮的预期成果,但项目立上之后,人的精力和兴趣可能都没了,有的科研报告最终只能应付了之。”全国政协委员王弭力在科技界小组讨论中一提出这个问题,就立刻引起了与会委员的共鸣。
王弭力指出,由于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与科研经费成正比,对研究所和科研人员而言,经费是多多益善,项目越多,经费也越多,“拿项目的本领”越大,个人收入越高,在单位的地位也越高,而且单位科研经费的多寡也成了考核领导的政绩之一。科技工作者的心思都在钱上,难有平静的心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自然少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这种状况对我国科技事业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王弭力告诉记者,我国科技界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当、浮躁、追求论文数量、喜欢做表面文章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使国家投入再多,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低的局面。她说,归根结底还是管理环节的问题,即只重视立项,不重视结果,且立项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现象。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也提出了科技管理改革的问题。他说,国家科技经费的投放要求使用单位匹配相应资金的做法,其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国家投入和调动地方积极性。但这导致了新问题:由于研发单位要提供巨额的资金匹配,很多国家财政提供的研发经费难以流向有研究实力和研究人才的科研单位或研究型企业;由于招标不透明,一些研发实力强的单位很难拿到项目,处于弱势地位的科研人员和单位仍旧得不到经费。
“我建议改变科技经费使用中的匹配定式,以保证科技创新经费使用得更有效、投放得更合理。”任玉岭说。
王弭力认为,要解决拼命立项争经费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科技工作者的生存问题。科研经费要与收入脱钩,根据岗位发放足够的薪金,从制度上提高和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让他们安心从事某一项或最多两项科研工作。在此期间,不允许他们再承担其他国家财政及省部委等出资的科研项目,待在研项目评审通过后才能申请新项目。“这样做,表面上好像在阻止科技人员对国家'多做贡献’,实质上却是在督促科技人员为国家做有价值的工作或贡献。如果制度上不允许承担超过1~2个项目,科研经费被节省下来,处于弱势地位的科研人员也有机会申请到科研项目,可能会使科研立项申请更加公平。”
王弭力最后强调,科研经费在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但并非万能。很多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或突破,几乎是在没有科研经费的情况下取得的。我们某些科学家现在缺乏这种精神,也是我们缺少原创性成果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