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下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真实地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心声和要求,成为我国农村改革迅速推进的强大动力。时隔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使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月21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新型农民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它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社会文明,可以更好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焕发农村社会活力,对于整合和集约使用村庄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各项建设活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这种循环农业不同于初级循环的传统农业,因为它并不完全排斥现代工业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而是要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地加以应用。可以说,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循环。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