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普专题 > 化学与新材料
清代的珐琅彩瓷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2-06-18 【字号: 小  中  大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福康
珐琅彩瓷是清代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少数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珐琅彩瓷,由于当时产量不多,能够留传至今的传世品极少,故价值连城。目前收藏最多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珐琅彩瓷大部分都是艺术精品,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不计工本。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中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根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六年以前的珐琅彩料都来自西洋,俗称洋色,雍正六年以后宫中自制彩料获得成功。珐琅彩是一种外来技术,它们的化学组成非常特别,与中国传统釉上彩有很大不同,主要差别如下:
(l)在着色剂方面一一珐琅彩中有很多彩在康熙以前都没有出现过,包括胭脂红、粉红、锑黄、砷白、茄皮紫以及标准的蓝彩等,它们与中国传统釉上彩的主要区别如下:(a)珐琅彩中的胭脂红和粉红都属金红,用黄金等配制而成,呈浓淡不同的胭脂红色或桃红色,而中国传统釉上红彩祗有矾红一种,矾红是氧化铁超细颗粒着色,特点是色调呈枣红色,易于磨损;(b)珐琅彩中的黄彩为锑黄,用氧化锑等配制而成,特点是乳浊而不透明,而中国传统釉上黄彩祗有铁黄一种,铁黄是三价铁离子着色,特点是透明而不乳浊;(C)珐琅彩中的紫彩系用金红和蓝彩调配而成,呈真正的紫色,而中国传统釉土紫彩则用含锰较高的钴土矿制成,特点是没有紫色的感觉,有点象烧焦的锅巴:(d)珐琅彩中的蓝彩可能用人工合成的钴铝尖晶石制成,呈艳丽的蓝色,且较稳定,而中国传统釉上蓝彩,色调不正,蓝中带紫,紫中带蓝;(e)珐琅彩大都采用玻璃白(又称砷白)进行调色,玻璃白是一种含砷的玻璃,例如粉红就是用胭脂红和玻璃白调制成的,而康熙以前的中国传统釉上彩,都不用玻璃白。研究结果还表明,珐琅彩制造技术的引进,导致雍正后期粉彩这一新品种的出现,对中国陶瓷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粉彩是在五彩和珐琅彩的共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粉彩比五彩多了金红、锑黄、玻璃白及标准的蓝彩,这几种彩的制造技术都来自珐琅彩。
(2)在助熔剂方面一一长期以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历代低温色釉和传统釉上彩,包括唐三彩、辽三彩、红绿彩、素三彩、法华三彩、五彩以及粉彩等都以铅、硝或铅+硝作为助熔剂,除了极个别例外,从来不加硼。珐琅彩中含有硼,这是近年来中国古陶瓷研究工作的一大发现。为什么珐琅彩中要加硼?原来珐琅彩料最初用于制造铜胎画珐琅,由于铜的熔点较低,彩烧温度不能太高,加入硼的目的在于降低铜胎画珐琅的彩烧温度。康熙晚期,这种进口的珐琅彩料被试用于瓷胎而获得成功,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含硼的珐琅彩瓷。另据南窑笔记记载:"今之洋色则有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水晶料配成,价甚贵,其洋绿、洋黄、洋白、翡翠等色俱,人言硝粉、石末、硼砂各项炼就",这一条历史文献记载证实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清代珐琅彩瓷在不同时期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可作为断代依据:(1)就绘画风格而言,康熙珐琅彩瓷器的内壁或外壁全部涂满彩色,不露白底,不题诗。雍正早期仍保留康熙朝的风格,后期不用色地,而用彩料直接在洁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内容上也改变了康熙朝有花无鸟的单调画法,而绘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画面,并配以书法极精的相应题诗和蓝料印,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乾隆朝的画面有的出现完全仿西洋画意;(2)就底款而言,康熙底款特征--"康熙御制"宋体双排料款,料有蓝、红、黄三种,多数为蓝料款,黄款主要见于紫砂器。雍正底款特征--多数为"雍正年制"宋体双排四字蓝料款。少数为"大清雍正年制"楷体双排青花款。乾隆底款特征--多数为"乾隆年制"双排四字蓝料款,字体多数为宋体,少数为篆体。未见红、黄料款。底款多数为单边框,少数为双边框,也有无框和圆框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