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文革”尚未结束,我国一批有识之士已感受到了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来临,开始筹划汉字信息化的工作。这年8月,在当时的国家计算机总局局长郭平欣的主持与协调下,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澳门赌场、新华通讯社、国家出版局五部门通过国家计委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请示报告》。随后,国家计委便给五部门作出回复,决定将研制汉字信息系统列入1975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即748工程),并成立领导小组,着手制定研究方案。大家经过讨论,决定放弃技术难度较小但不够先进的第二代照排技术——光电照排,而一步跃升到最先进的第四代照排技术——计算机激光照排。
就在这一计划起步之时,北京大学不到40岁的讲师王选已率领一班人马成立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他们日夜攻关,很快取得了汉字信息压缩还原技术的突破,以致使这个研究室成为了汉字信息化工程的主要承担者。但要真正实现这一技术,需要有300兆的磁盘。这种磁盘是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出口限制的产品,因而大容量储存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王选领导的研究室提出了以软件和智力优势克服硬件和设备不足的创造性思路,并在国家计委严谷良等人的斡旋下,200万元的专项研制费用很快被拨到了北京大学的账户上,使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王选等人依靠超前的设计思想,首次在世界上研制出字形轮廓描述的系统,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次排出了书版。
就在这时,国内出现了一股反对的浪潮。有人主张放弃当时尚不成熟的激光照排研究,而引进英国蒙纳公司的技术系统。有悲观主义者干脆断言“汉字是现代化的癌症”,汉字的信息化是不可能的。
王选的研究室却不为这些论调所左右,他们一方面加紧研究攻关,一方面争取包括政府部门、新闻单位在内的多方支持。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的大标题,报道了王选等人的阶段性成果,给全社会带来了振聋发聩的影响。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王选一直将这张报样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以作为鼓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王选等科技人员继续开拓进取,首次在激光逐线扫描且不能停顿的条件下,实现了轮廓字形的分段高速复原,并顺利地在新华社印刷厂印出了第一张激光照排的报纸。1985年,激光照排的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经济日报》被改造成应用激光照排的首张报纸,北京大学也成立了方正公司,汉字激光照排的推广应用开始走上市场化的坦途。
至此,中华子孙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古老的汉字终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辉。如今,每当我们看到用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印制的彩报书刊的斑斓世界时,我们的心中不由得会涌起对汉字信息化的早期探索者的无限崇敬与对“当代毕昇”王选的深切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