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团市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澳门赌场心理研究所时勘博士领导的联合调查组, 在5月5-日11日的调查基础上(结果参见第3号简报),于5月27日- 6月7日再次完成了对北京15区县582名市民的追踪调查。根据对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个月来北京市民在非典疫情中的社会心理行为的变化特征。现发布第5号《非典社会心理调查简报》(原名为《非典社会心理预警简报》)。
第一、调查结果发现,在最能引起民众风险认知的三种信息之中,新增死亡人数(3.35-3.42,数据分别为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下同)、医护人员患病人数(3.30-3.44)是市民两次评估中共同强调的疫情信息;不同的是,市民们5月上旬更关注新增治愈人数(3.30),而6月上旬则更关注新增发病人数(3.44)。上述评分均为5分等级,所得结果均介于有影响到有较大影响之间。还需注意的是,一个月前民众比较忽视的疫情数据,此次风险评估分数有明显增加,它们分别是:新增疑似病人数(3.12 -3.38)、受隔离人数(3.01-3.27)和累计疑似病人数(2.97-3.17)等等。此外,在周围环境信息方面,市民们除了继续特别关注“政府各项切断非典传播渠道的措施”(3.32-3.44)之外,对于“政府的新闻发布会”(3.06 -3.23)、“政府领导人接受采访”(2.95-3.19)和“世卫组织对来本地旅游的警告”(2.77 - 3.12)等信息的关注度均有明显的增加。这说明,随着北京市非典疫情得以有效的控制,市民们的风险认知倾向已更为理性化,更关注的疫情能否被控制的信息。而“新闻发布”和“政府领导人的电视行为”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但影响策略尚待提高。
第二、有关市民周围信息源的影响作用的调查结果表明,“所在单位和住宅区有无患者”等与市民的工作、生活环境临近地区发生疫情的信息,更容易增加人们的风险认知(即警觉性)(3.43)。不过,同样可能引起病毒传染的公共场所的人群发病信息(如同年龄组的人有无患者(3.10)、带口罩人数比例(3.00))等,民众对此的风险评估要低得多。这种心理状态恰好说明人们麻痹意识产生的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再次提醒北京市民:截止昨天(6月7日)16时公布的疫情报告,北京市仍有2名新增疑似病人。近日来,北京地区气温上升,市民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学生参加高考,外地人员来京务工人数急剧增加。为了预防非典疫情反弹,除了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的防控措施不得松懈,各社会团体、企业和商业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通风的保证之外,防控非典疫情最为重要方面,是北京每一位市民维护环境卫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组织公民行为。我们要吸取国外某些城市非典疫情反弹的教训,市民们在维护新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的同时,要形成关注环境、维护公德行为的社会心理氛围,齐心协力,巩固来之不易的抗击非典的成果。
第三、分析结果表明,民众感到不熟悉、不可控制的信息,是导致心理不安和过度紧张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导致北京市民心理紧张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非典病毒的传染性强”(4.08)、“非典病毒的快速致命性”(3.94)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3.83)”。 风险评估程度均保持在有较大影响到很大影响之间,这更多地原因在于医学界对非典流行病认识的不确定性所致。这也反映了北京市民对于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共同心声。此外,还有必要提示新闻媒体,在加强新闻报道透明度的同时,要注意受众的风险认知特点,要帮助老百姓梳理各种复杂信息,以利于民众从容应对危机事件。调查结果还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风险敏感性和关注点是有差异的,20岁以下未成年人与30岁以上成年人相比,对非典本身的特性(传染性、死亡率和快速致命性等)关注程度要低一些;对于互联网等信息传播信息的关注程度要高于40岁以上的民众;此外,高中文化程度以下民众对非典本身特性的关注要低于大学本科以上的民众,这些问题都是宣传工作中特别值得关注的。
第四、社会心理预警指标的调查结果(0-10分等级评分)显示, 1个月以来,北京市民的心理紧张度在迅速回落的大趋势下略有回升(从3.22到3.83),介于有点紧张感到有些紧张之间;对疫情能否得到控制的预期(4.36-4.18)介于患病率明显下降到接近正常之间,而总体风险认知仍保持在中等水平(5.17到5.25),并略有上升。这说明北京地区的非典疫情控制形势从整体上缓解了民众的恐慌心理,政府和媒体的宣传舆论使多数民众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觉性。但调查结果也发现,50岁以上的市民在保护性应对行为方面显著好于30岁以下和40-49岁年龄段的市民。为此,需要提示中年期市民,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自我防护。此外,调查发现,一个月以来,北京市民们的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出现了从7.90下降到7.12的情况,且这种下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0.001)。我们认为,在面对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保持一种亢奋状态应对危机。但危机一过,某些应急状态下被忽视的心理问题就可能浮现出来。由此看来,人们因非典流行病带来心理行为问题还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心理咨询和援助辅导工作。还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市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有了明显的抬升(从5.76上升到6.34,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即市民们对北京经济未来发展的评价,已经从一个月之前的“需长时间恢复”发展为“短期能恢复,影响小”。这说明,经过非典艰难时刻的北京市民,已经对政府控制措施的效果表现出了相当的认可,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明显上升。
第五、联合调查组还将向北京市各区县主管部门提供各区县民众的社会心理预警指标的现状分析结果。此外,联合课题组将根据情况,继续不定期地向公众发布《社会心理调查简报》,课题组已开始第二轮全国各城市市民的社会心理追踪调查;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理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分析工作正在进行。目前,澳门赌场心理研究所已成立“公众心态调查和应对研究中心”,该中心将根据北京市及国家有关部门面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需求,争取将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研究纳入我国具有长远意义的《危机事件及重大事件预警系统》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