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严格控制野生动物经营的精神,上海市农林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发出通知,为协助配合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效防止疫病在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相互传染和蔓延,即日起要求本市各农贸市场、花鸟市场、超市、大卖场、饭店一律暂停收售、摆卖野生动物……
10天过去了,情况究竟如何?前昨两天,记者就此进行实地探访……
【现场】
“勇贩”只当耳边风
昨天下午,记者在两家专营水产市场看到,被清扫一空的摊位内仍游走着许多“勇贩”,在一家专营水产市场内,一位“勇贩”甚至将头凑到记者面前问:“朋友,要点啥?”
“你有什么?”记者反问。
“勇贩”悄悄耳语:“蛇?田鸡?麻雀?我可以给你搞定!”
“蛇啥价?”记者又问。“勇贩”四下张望,用半生不熟的沪语答:“现在这个辰光当然高一些……”
陆家浜路的一处菜场边上,记者在路边看到一个自称来自金山的商贩,双手血迹斑斑忙着活剥青蛙,一旁的编织袋里,10来公斤活蛙紧缩一堆、小眼眨巴。蛙贩边杀边喊:“五月田鸡赛真鸡,20元一公斤抗‘非典’!”记者告诉他,“非典”时期,禁卖野生动物。
“啥?中国人吃了几百年,没听说啥人吃了得病!”蛙贩大言不惭:“市场经济,有人吃,我就卖。”一旁围观的市民有的摇头,有的不以为然。一位穿睡衣的少妇蹲下与蛙贩谈价,记者关切地问道:“现在你敢吃青蛙?”少妇一脸漠然:“不吃?杀也杀了。”
记者找到该菜场的管理人员,问:“现在还有人在兜售青蛙之类的野生动物,你们管不管?”
“没接到通知,不好管。”管理人员语气和蔼却干脆。
市区如此,郊区又如何?
不容乐观。一位青浦练塘的农民讲,每天从安徽、浙江、江苏运来的癞蛤蟆,少说也有几千公斤,加工癞蛤蟆的那几家人家,把屋前屋后的河水都弄黑了,一到夏天,其臭难闻。记者在市郊多处菜市场都看见或蹲或立叫卖蛇、龟的贩子。在松江的一家饭店里,用癞蛤蟆加工成的“薰拉丝”,居然堂而皇之被当作补品介绍,店家看见记者还直吆喝:带两斤回上海,又清热又泻火。
【分析】
“食野”原是人来“风”
究竟有无“食野”风,此风又源于何时?记者随机问一些吃过蛇、蛙的食客,一曰好奇,尝新鲜;二曰跟风,人吃我也吃。“南风”渐深,先是青蛙后是蛇,乌龟刺猬穿山甲,从陆地到高山,只要是“喘气的”,统统下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杜德昌告诉记者:上海人以吃蛇吃蛙等“食野”为趣,待客以“野味”为尊的风气,起始于1994 年。至2001 年,全市每年仅从外省运进的蛇就高达1000 吨,青蛙、癞蛤蟆总量跃至150 吨以上,3万多家餐馆饭店,70%以上都有野味供应。也有对国家法律置若罔闻者,孔雀、穿山甲、鳄鱼、黄鼠狼统统抬上餐桌。
市农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谢一民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1000 吨蛇,大致200 万条,按保守统计,自然界里,一条蛇一年可吃掉60只老鼠,一只老鼠一年至少糟蹋5公斤粮食。如果不食用这些蛇,相当于每年为国家增加了6亿公斤粮。更触目惊心的是,吃下了200 万条蛇,等于是放生了1.2 亿只老鼠啊。而一只蛙,一日可捕食70多只害虫,年食虫量过万;按一公斤10只计,150 吨蛤蟆就是150 万只啊!这至少使达百亿之巨的蚊蝇蝗之类的害虫得以继续为害人类。近年来各地干旱虫灾不断,过量食蛙,不能不说是个因素!
但愿这股人来“风”就此刹住!
【忠告】
一时“口福”会得祸?
记者:有消息说,广东最初发生“非典”的患者大多与蛇、猫头鹰等野生动物有过近距离接触史,其中第二例患者吴某还曾是个蛇贩。国外也有许多研究人员认为:“非典”的冠状病毒变种,可能与乌龟、野鸟的冠状病毒有关?
徐宏发(中国兽类学会理事长,华师大生物系教授、博导):“非典”由野生动物传播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医学上的权威定论。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食用野生动物,确实有染病的危险。包括蛤蟆、蛇、龟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体内都携带寄生虫、病毒及结核菌。
记者:野生动物体内常见的、足以致命的病毒大致有哪些?
徐宏发:常见的有狂犬症病毒、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前几年在广东地下交易十分兴旺的旱獭曾引发了烈性传染的鼠疫。幸好有关部门及时防范,并对旱獭交易进行了严厉打击,旱獭很快绝迹于广东的餐馆酒楼。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为修铁路,前苏联数万铁路工人开进了西伯利亚茂密的原始森林,到达不久,便相继被一种诡秘的疾病所困,并引发大批人员死亡,连派去救援的医疗人员也未能幸免。后来莫斯科派去的科学家发现:这种诡秘的疾病是由当地的狼、鹿携带的病毒所致。
记者:蛇、青蛙、癞蛤蟆,煮熟烧透,还会有致病的危险吗?
徐宏发:只要是食用野生动物,都有致病的可能。煮熟烧透?你用多少小时的超高温?食用者以煎、炒、炸等手段根本无法确保杀死携带在其肌肉、血液及内脏里的病毒及寄生虫。以蛙为例:受曼压裂头绦虫感染的青蛙达91%,一个不慎,这种寄生虫在人们食用过程中进入肠胃后寄生,然后又产幼虫顺血液钻入体内各部,如进入人脑的话,它将导致失明、瘫痪、癫痫,甚至死亡。蛇,更因以鼠为食,其体内的寄生虫种类更是举不胜举,其伤害往往带有长短不等的潜伏期。所以,我借贵报一角呼吁:千万不要贪图一时口福,留下一世遗恨啊!
【呼吁】
为健康立法
徐宏发:“非典”必将过去,“食野”的筷子还会举起吗?人类要善待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虐杀、食用贩运更是人类所不应有的态度。
杜德昌: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是1988 年制定的,即使未来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也可能没有不准食用野生动物的条款。这次在防治“非典”期间,许多市民按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要求自觉放下了食野味的筷子,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件好事。但“非典”之后,上海的野味市场会就此偃旗息鼓吗?“非典”肆虐,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希望有关方面能以人类健康为重,尽快明确制订“禁食”法规。
谢一民:各有关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同时也吁请广大市民,为了野生动物的保护,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面对野味,请放下您手中的筷子! |